找到相关内容597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众生平等与正法治化

    使人痛苦的惩治措施也并不与其“慈悲心”相违。49 由此可见,“王法”惩治的首要目的在于教化并帮助“恶行众生”断除恶习,“令改悔舍恶从善”,次要目的则在于“令其余念恶众生不作非法”。这也与佛教教义有关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44584390.html
  •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

    经文所载,可以归纳为以下十项:   (1)不堕恶道∶[优陂夷堕舍迦(Visākhā)经]里佛说:「佛告堕舍迦:佛正斋法有八戒,使人得度世道,不复堕三恶处,所生常有福佑,亦从八戒本因缘致成佛。」[十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3884600.html
  • 佛教对推进生态文明的意义

    不再以万物之灵的征服者自居,更使人对有情世界的其他众生,能平等视之,而将自然界视为“生命共同体”。   三论宗祖师吉藏法师在其名著《大乘玄论·佛性义》中,就首先对此作系统论述:“假如从妄想所计执的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5284629.html
  • 化解全球化过程中宗教冲突的儒学资源

    institutional religion),但是,如果我们认识到宗教的本质在于“变化气质”,使人的现实存在获得一种终极性、创造性的自我转化,而不在于组织化的教会、超越外在的一神信仰等仅仅属于亚伯拉罕信仰...

    彭国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0984655.html
  • 生死“认命”与生死智慧

    “死”到欣喜于“死”,认识到“死亡”亦有其意义与价值。看到自然大化让人“生”,实为“劳人”;使人“死”,实为“息人”。人们生前要求“生”求“名”求“财”求“色”,那有个停?那有个息?身倦体疲神劳的人类...

    郑晓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2384687.html
  • 参礼祖庭记

    无人迹,惟祖殿侍奉香火数僧及住持方丈而已。”衰颓芜秽,至于此极,殆不足以使人信其过去之光荣史矣。屯盐海门周公署南韶,欲力振之,未几而去。既而惺存祝公视事韶州道,乃毅然拯救。会直指程公达,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9441184750.html
  • 譬喻----佛教的善巧与美妙

      譬喻----佛教的善巧与美妙   ‘譬喻’略称‘譬’或‘喻’。为使人易于理解教说之意义内容,而使用实例或寓言等加以说明,称为譬喻。其梵语有四,即:upama^, dr!s!t!a^nta, uda^haran!a, avada^na 。四者之间有所差异,upama^ 为类推、比较之意,表示比较、相似、同一,如法华经中之火宅喻、药草喻等譬喻故事;dr!s!t!a^nta 与uda^haran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2285031.html
  • 吉祥喜金刚坛城解析

    智慧互具、「上求菩提,下度众生」的觉悟与抱负。智慧能使人洞悉透彻种种自我执迷的假像,为解脱诸苦桎梏的根本要素,亦是一种甚深极大的喜悦;而慈悲就是将这种无量法喜无私地分享给一切众生的具体表现。   据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585109.html
  • 跨越打扫过的希望门槛 洒下迎宾花絮——教宗谤法答辩录

      邪恶并非从自己之外的某处而来,因此就从外境上去解除摆脱它,它是因为爱上了邪恶而自内产生的存在。佛教徒明白负面的念头才是邪恶,如果不从自己的意念改变对邪恶的执著,就会使人在外在的世界中看到邪恶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785111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现代意义

    生命意义的超越,精神境界的提升。这种对超越和提升的追求,使人能以长远的终极的眼光客观而冷静地反思人生的历程、审视自身的缺陷,并不断地努力规范自己,提高境界;也有助于在个人心理上产生安顿、抚慰、调节、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2285458.html